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党群工作>>工作动态>>正文

党史微讲堂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抗大精神(主讲人:王娟)

时间: 2021-06-07 17:02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抗大逐步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抗大精神。

 

“党史微讲堂”第十一讲,由文学院正科级教学秘书王娟老师主讲“抗大精神”。

(因平台技术原因,主讲音频见文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师院文脉”,现将“抗大精神”相关文字版内容刊登如下)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紧迫的形势和即将面临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任务,1936年2月,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成立红军干部学校。不久,在红军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的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基础、抗大的栋梁;一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和战士,他们经过抗大的培养后,又回到各部队、各地区带兵打仗,或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中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他们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经过抗大的培养锻炼,又播撒到全国各地,成为抗日战争各条战线上的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抗大是在政治环境和生活条件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且“越抗越大”。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他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而“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

 

抗大的教育方针

抗大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总方针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灵魂。抗大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用马列主义武装学员的头脑,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学员思想,使学员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必胜信念。

2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特色。当时延安的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但抗大师生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大家自己动手挖窑洞,筑校舍,开荒种地,挖煤烧炭,没有纸张就在沙盘上练字。正是在这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员们磨练了革命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优势。抗大坚持实战化教学,把典型战例充实到教学之中,使学员掌握人民战争思想特别是游击战战略战术。

 

“抗大精神”内涵

抗大培育的“抗大精神”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不竭动力。

1、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抗大是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队,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凝聚一切爱国力量,坚定抗战必胜信念,披荆斩棘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2、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精华。英勇战斗、敢于胜利是抗大学员最显著的品质。坚定的革命信念,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抗大的学员成为“文武双全”的干部,既会打军事的冲锋,又会打政治的冲锋,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3、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特色。抗大没有教室、礼堂、桌椅,没有教学设备,更谈不上教学仪器,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抗大师生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使抗大处处洋溢战斗歌声,处处呈现蓬勃活力。

4、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党中央指示抗大第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奔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毛泽东亲临抗大送行,并在毕业证书上题词,要求毕业学员“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抗大学员正是这样,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英勇奋斗。这种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动力。

 

抗大所锻造的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历史将把抗大精神永远铭刻,抗大校歌将被人们永远传唱,抗大旗帜将在人民心中永远飘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必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抗大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

关闭本页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大道
  • 电话:029-81530115
  • 邮编: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