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豳地考古现场 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文系组织筑梦马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田野考察活动
2018-07-26 11:20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考古文化的了解与认知,7月24日,在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杨阳、系主任牛文明、副书记孔养涛的带领下,筑梦马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以及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11名学生共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古豳地考古综合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近距离接触考古,感知旬邑古文化。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李伟对中文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考古学系主任翟霖林、教师马志坤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和考古挖掘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大家对于古豳地考古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西大文化遗产学院2015级文博专业杜歆雨等6名同学向中文系一行细致讲解,回答了同学们现场提出的问题。

烈日炎炎,无法阻挡大家的参与热情。活动最后,筑梦马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和马栏齐心学校的同学们还拿起挖掘工具,在西大文博专业同学们的指导下,亲身实践考古挖掘,感受考古魅力

通过本次考察活动,中文系全体队员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了考古文化,促进了校际之间交流,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对于马栏齐心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体验了考古乐趣,加深了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体会了旬邑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基地介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古豳地考古综合实习基地位于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街道,面积约4000平方米。它依托“古豳地”考古发掘与调查项目,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考古工作, 逐步形成国内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过程扎实、教学效果显著的综合性实习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考古实习基地。基地依靠旬邑县及“古豳地”区域的文物资源优势,以发掘先周文化为基础,对区域内秦、汉遗存进行深入揭示(以旬邑县秦汉县城的调查与掘为契机),对域内唐代佛教遗存进行综合研究,为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周秦汉唐文明研究方面的优势话语权提供坚实基础。近年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还以基地为依托,举办“中美田野考古暑期学校”,举办“港澳中学生‘周秦汉唐文明之旅’”活动,开展旬邑当地中学生“考古发现进课堂”活动。将实习基地打造成国内公众考古教育的前沿阵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