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细致地做好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学生增强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尽快适应目前封闭管理期间的生活学习,1月5日下午,文学院特别邀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校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刘如平教授作题为“在封控的日子里,享受独处和共处的时光”的线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全院共400余名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同步收看。讲座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庞曦主持。

在讲座初始,刘教授与多名同学线上连麦,就学生封控期间的宿舍生活状况及心理感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她指出,情绪和行为实际取决于主体对环境事件的理解与解释,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普遍认为是一场灾难,同时它也引发人类对自我、社会以及世界的深刻反思。讲座中,刘教授重点从“独处”与“共处”两个层面,分别阐释了“独处”与“共处”的意义与我们可做之事。谈到独处时,刘教授希望同学们“善待自我”,既要接纳自我,也要挑战自我,过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在共处时,则要“善待他人”,既要学会接纳他人,还要正面地有效地影响他人。最后,刘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心理自助办法,其中重点讲授了“我讯息”式的表达,帮助同学了解如何以一种“温柔的坚持”去表达自我。同时,刘教授还提醒同学们在封控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节奏,适度活动身体、放松身心,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促进大脑活动,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疏泄负能量。
刘教授轻柔婉转的语调、娓娓道来的话语抚平了同学们焦躁不安的内心,她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在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还结合当下疫情实际解决了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通过本次讲座,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学会如何独处和与舍友共处,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在封闭管理期间的心理防御能力,筑起一道牢固的心理健康防线,也为学院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文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入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好封闭管理期间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